公共法律服务项目
1.项目名称:政府编制外用工风险防范及制度建设
2.服务对象:政府机关及其职能部门
3.提供主体:律师
4.需求分析: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各级政府的工作内容及工作量显著增多,相应地工作岗位亦明显增加,原有编制内人员已不能满足和适应政府发展的需要,增加新的工作人员和新的工作岗位成为推动城镇化进程和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要求。但由于政府受到财政限制和编制控制等因素影响,政府的增编要求很难得到充分满足,使用编制外用工已成为解决政府用人需求与编制管理之间矛盾的重要方式。对于编制外用工存在何种法律风险,如何建立一套完备、健全的规章制度,如何对编制外的员工进行规范管理,从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亦成为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
5.服务程序:
拟定项目法律服务方案,全面详细地介绍项目服务背景、服务内容及工作计划,其中具体明确项目各个阶段、环节的工作成果。
|
拟定项目服务方案,建立合作关系 |
开展调研工作:项目律师通过座谈会、书面调查问卷、实地访谈方式向政府编制外用工管理人员了解编制外用工管理现状,并结合实际情况出具调研分析报告。 |
项 目 工 作 开 展 |
制定编制外用工管理规章制度:依据现行法律法规、司法实践,结合政府编制外用工实际需求及存在的问题,制定完善、健全、适宜政府用工管理特色的规章制度。 |
提供推进政府编制外用工规范管理的深化服务:完善的用工管理规章制度制定后,协助政府履行法定程序,使其合法生效;开展专业特色培训,使其有效实施;根据新政策修订完善制度,使其与时俱进。 |
6.服务方式:
政府编制外用工风险防范及制度建设项目主要采取以下方式提供法律服务:
(1) 主动式服务。根据政府需求,采取主动到基层政府驻地、电话会议等方式,及时、便捷地为政府编制外用工管理提供法律服务。
(2) 座谈研讨。就政府编制外用工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编制外人员管理制度的制定多次举办座谈会和讨论会,从法律风险防范及用工管理实际需求角度,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完善规章制度。
(3) 特色培训。面对不同的管理层级和工作需求,开展适用于不同人员的特色培训。例如,面向管理人员,不断增强其依法管理的能力,从而更加符合政府的管理方针和策略;面向人力管理人员,使其及时、准确掌握相关的政策法规及日常用工管理的方式方法和技巧,提高用工风险管理水平;面向编制外人员,培养其团结协作、务实简洁、创新求索的核心价值观,达到从源头上化解潜在矛盾、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目的。
(4) 非诉与诉讼结合的法律分析及风险防范建议。依据司法实践动态,结合律师劳动争议案件诉讼经验,就编制外人员管理制度的建立以及日常用工管理,从激励员工、防范风险、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角度,为政府提供便于实施、降低风险的实操建议。
7.服务内容:
(1)编制外人员用工方式分析
结合政府编制外人员用工需求,依据不同的工作岗位及工作内容,对编制外人员用工形式进行法律分析,从而确定各工作岗位相对最佳的用工形式。
(2)法律风险诊断
结合前期调查了解的政府编制外人员基础管理现状、存在问题,以及现存规章制度中存在的风险和问题,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及律师多年积累的实践经验,为政府出具编制外人员管理及规章制度法律风险诊断报告,以使政府了解潜在的编制外用工法律风险。
(3)制定编制外用工全套管理制度
在全面审查政府编制外用工现有制度的基础上,从形式与适用两个纬度对编制外用工管理制度进行体系化、规范化地制定与完善。形式上包括用工协议和用工制度,适用上包括适用于管理人员的指导规则和适用于编制外人员的管理制度。一套完备、健全的规章制度,不仅能够规范编制外人员的管理,防范日常用工法律风险,同时也能够激发编制外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4)设计定制配套程序文件并指导履行民主程序
依法制定并履行法定程序的规章制度方可生效,作为管理编制外人员的依据。律师将根据政府的实际情况,设计适宜的民主和公示程序履行方案及所需全部配套法律文件,并指导、协助政府履行法定程序。
(5)开展专业培训
为了使编制外全套管理制度更好地得到贯彻和实施,律师将为政府提供专业培训,使员工了解并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从而达到有效规范管理的目的。
(6)管理制度更新服务
编制外人员管理制度依法制定实施后,若国家或地方政府颁布新的法律法规,律师将跟进对编制外人员的规章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使其符合新法律法规的规定。
(7)日常用工法律指导
就政府对编制外人员日常管理过程中涉及的各种问题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并协助政府进行处理;指导管理人员正确、妥善地处理编制外人员关系,确保编制外日常用工管理遵循法律法规规定;为政府提供编制外人员管理过程中所需的各类法律文件。
8.风险提示:
(1)政府编制外人员管理制度并非仅单方约束编制外人员,同时政府亦应遵循规章制度的要求,依据规章制度的规定对编制外人员进行管理。
(2)政府对编制外人员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留存管理痕迹,包括送达各类法律文件、进行工作安排等。
(3)政府如果未依法依规对编制外人员进行管理,存在承担经济责任的法律风险,例如与不符合解除条件的编制外人员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存在被认定为违法解除并需向编制外人员支付赔偿金的法律风险。
(4)若因政府工作人员失职导致未依法合规对编制外人员进行管理,存在政府工作人员被追究责任的法律风险。
(5)政府因未规范管理导致与编制外人员发生劳动争议的,法院的判决结果将在网上公布,从而对政府的声誉产生不良影响。
9.预期效果:
(1)规范编制外人员日常管理,防范用工法律风险。
编制外人员作为政府相对灵活的用工方式,其较在编人员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规范编制外人员,使其管理依据、管理方式、管理要求等均统一化、标准化,从而有效防范用工管理过程中的法律风险。
(2)建立完善、健全的管理体系,实现编制外用工管理的合法、高效。
一套完备的管理体系是对编制外人员进行有效管理的基础,不但让政府对编制外人员的管理有章可循,防止管理的任意性,也能更好地统一编制外人员的行为规范,维护政府的形象。
(3)保障编制外人员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从而达到管理有依、处理有据。
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方可作为政府对编制外人员进行管理的依据,亦方能成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判案的依据。
(4)正面引导、激励编制外人员,使其爱岗敬业、勤勉尽职、忠诚守信。
通过开展“我与单位共成长”、“如何成为优秀员工”、“如何获得领导的赏识”等主题培训,正面引导、激励编制外人员,使其爱岗敬业、勤勉尽职、忠诚守信。
(5)合法、合理、合情地对编制外人员进行管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通过编制外人员管理制度的规范、合理制定,以及对其有效落地实施,既能依法合规、合情合理对编制外人员进行管理,又能维护编制外人员的合法权益,从而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10.编制单位(联系方式):北京市易和律师事务所
电话:010-51260403
11.编制人员:张凤婷、张甜
项目联系电话:15810601756、18611609057